心理危机干预

发布时间:2018-03-25浏览次数:511


心理危机及其原因

大学生心理问题是指其在校期间的学习、就业、情感、生活、交际等过程中遇到一定的困难,而且使他们感觉自身无法解决的,主观上完全不能控制的,并表现出悲伤和恐慌的状态。大学生心理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他们学习、生活、成长的障碍,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一、现状分析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25%的大学生受隋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50%的大学生心理处于不健康或亚健康状态,大学生自杀现象呈上升趋势。有报告指出:我国每年有287万人死于自杀,其中大学生的自杀率为002%,自杀是导致大学生死亡的第二位原因,[1]令人心惊的数字充分说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势在必行。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成为各大院校日常教学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而解决该问题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对心理问题学生建立干预机制并进行有效的实施,做到“防治结合”。

二、产生的原因

1、自卑感。自卑感学生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第一是家庭经济困难的,这些学生往往来自偏僻的山区或贫穷落后的农村,进入大学后面对家庭经济条件相对优越的同学,发现了自己生活上的差距,造成虚荣心的落差,使之陷入自卑中;第二是身体病残的,由于自理困难,造成并加重他们的心理负担,使他们在精神上心理上存在各种障碍或疾病;第三是家庭突变的,长期与家人分离(父母离异、去世、出国等),或者家庭受到天灾、人祸等突发性事变,造成大学生心理产生落差,导致孤僻、焦虑、自卑等心理问题。

2、情感原因。因情感问题引发的心理问题是目前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中尤为尖锐的,因情感问题(如失恋、网恋等)导致大学生自杀的新闻屡屡发生。大学生正处于心理情感发展阶段,他们的恋爱是浪漫的,但背后却隐藏着不少问题,尤其是失恋引发的心理问题是一道非常棘手的难题。由于心理成熟的限制,很多同学不得不承受因失恋带来的痛苦,因失恋对自己的吸引力产生怀疑,因失恋觉得自己很没面子,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因失恋使自己的自尊心受到伤害,这样的心理让他们自暴自弃,引发心理危机,甚至失去理智,严重的导致情感犯罪。

3、学业原因。大学校园中汇集了全国各地的优秀人才,部分同学的特长和优势被埋没或者未受到高中时代的关注,失去了以往的优越感,心理产生了变化。同时,与高中相比,大学的学习环境、专业化程度发生了变化,而且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发了改变,使得有些同学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困难,再加上高校中的各种等级考试(计算机、英语、技能)加多,繁重的学习任务和压力,导致部分课程“挂科”,从而产生了厌学、自卑、自信心下降,产生了心理压力,引发心理问题。


心理危机干预的意义

1、有利于掌握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教育部于211年下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的文件,也加强了全国各地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和管理工作。同时,随着我国高教规模的扩大和招生人数的日益增加,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工作也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目前高校大学生休学、退学的原因调查发现,因心理或精神问题的占了30%左右,而大学生这个庞大的集体中,心理障碍倾向的比例也越来越高。因此,加强开展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迫在眉睫。

2、是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的需要。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弱点主要表现在:抗压能力较弱,独立性与依赖性交织,自我感觉良好,但识别能力又相对较弱,常常感觉现实与理想脱节,经常性地出现自我矛盾和不稳的状态,再加上外界环境的影响及干扰,随之产生心理问题。通过研究大学生心理危机,了解心理危机的相关规律和特点,寻找心理危机解决的策略,教育引导大学生增强心理健康意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掌握心理危机应对策略,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具有积极的、重要的意义。

© 安徽财经大学     地址:安徽省蚌埠市曹山路962号    皖ICP备050122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