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拖延

发布时间:2015-09-25浏览次数:173

拖延症是指自我调节失败,在能够预料后果有害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往后推迟的一种行为。严重的拖延症会对个体的身心健康带来消极影响,如出现强烈的自责情绪、负罪感,不断的自我否定、贬低,并伴有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疾病,一旦出现这种状态,需要引起重视。

首先我们要进行一个拖延症自测(是得1分,否不计分):

1、不到最后期限不交活。

2、上班时间总在网上瞎逛,快到下班才开始忙工作。

3、没工作计划,不懂时间管理。

4、总是伪加班,白天可做完的事,总是拖到下班后加班做。

5、总是认为时间还有,不急。

6、懒散,日复一日,总想着明天再做。

7、每当同事或上司询问工作进展时,经常说让我再看看

8、办公室里零食一大堆,上班时间经常吃零食。

9、要做事时,脑子里能冒出各种理由:现在先做别的事,这个稍后。

10、自我麻痹:还来得及,不行就通宵赶工。

11、处理问题不分主次,忙了半天,最紧要的事没做。

12、经常因为时间过于紧迫,草草交差,结果被同事或老板责怪。

13、厚脸皮,别人怎么催,也定力十足,习以为常了。

14、从不主动汇报工作。

15、团队合作时,同事都面露难色,不愿和你合作。


测试结果:

 

1—4分:轻度拖延,要当心了,快点找到原因,将它扼杀在萌芽中。

5—11分:中度拖延,它可能已成为一种习惯,改变需要时间和耐力。

12—15分:重度拖延,建议重新审视自我,进行职业定位。

治疗方法:

1、丢掉完美主义。凡事不可能完美,对自己要求不要过高,接纳自己,慢慢完善。

2、抽象计划变具体。

3、和朋友互相监督。

4、消除干扰。关掉社交工具,把娱乐产品放到远一点的地方去。

5、给自己少留点时间,自我督促尽快完成任务。

6、增强自信心。

7、设置闹钟。

8、先完成,再论成败。

9、奖励自己。阶段性任务完成后给自己一个小小的奖励,这对保持积极性很有好处。

10、做公开承诺。越公开越好,承诺的社交圈越大,事情被拖延的可能性越小。


© 安徽财经大学     地址:安徽省蚌埠市曹山路962号    皖ICP备050122397